北方高新金属材料(山东)有限公司主要是从事钨合金材料及硬质合金制品、粉末冶金产品技术研发等一体型企业。 公司主要有硬质产品系列、粉末冶金、钨合金配件等金属研发加工及核工业放射源防护产品加工系列,其中钨铜合金、钨镍铁、钨钴等合金产品等业务产品遍布全国及三十多个国家,得到广大客户广泛认可。本公司供应钨及钨合金加工等多种规格。适用于化工,医疗,射线防护,海洋渔业配重,船舶配重,机械制造,科研等部门。广泛用作耐腐蚀、耐磨、耐高温、机械配重、核防护、防辐射和兵工等材料。 公司拥有完善的营销网络及营销平台,着力打造点与面、点与面结合、多层次、多渠道的立体营销网络,公司以“诚实守信、一流服务、优质低价、互利共赢”为经营理念。牢牢把握“真诚创造价值”的核心价值观,坚持“以心为本...
公司理念理念:诚信 务实 规范 共赢;
经营模式:以市场为导向,以生产为基础,以质量为后盾!
2025-08-14
特性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:铜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能,钨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这些特性,使钨铜异形件在电气设备、电子器件等领域能有效传导电流和热量。 高硬度与抗烧蚀性:钨的高硬度和高熔点赋予了钨铜合金较好的抗烧蚀性能,使其适用于电火花加工电极、电触头材料等,能承受高能量放电和电弧的冲击。 低膨胀系数:其热膨胀系数介于钨和铜之间,相较于纯铜等材料,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,尺寸稳定性更好,减少了因热胀冷缩导致的变形问题。 应用 电火花加工电极: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、抗烧蚀性和适当的硬度,能够精确地复制模具的形状,提高加工精度,常用于加工各种复杂形状的模具、零部件等。 电子封装材料:可作为电子器件的封装材料,利用其高导热性将芯片等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,同时良好的导电性也有助于电气连接,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。 触头材料:在开关电器、继电器等设备中,作为触头材料,能够承受频繁的通断操作和电弧侵蚀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 钨镍铁异形件 特性 高密度:比重一般为 16.5-18.75g/cm³,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屏蔽辐射,可用于制造各种辐射防护设备和部件。 良好的力学性能: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,抗拉强度为 700-1000Mpa,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塑性和韧性,使其在承受外力作用时不易断裂,可加工成各种复杂形状的异形件。 优良的导热导电性:导热系数较大,是模具钢的 5 倍,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,在一些需要导热导电的场合有重要应用。 应用 辐射防护领域:如核工业中的辐射屏蔽材料,用于制造屏蔽罐、防护门、观察窗等,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。 航空航天领域:作为配重件使用,能够在不增加过多体积的情况下,为飞行器提供所需的重量平衡,保证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 军事领域:可用于制造穿甲弹弹芯等武器装备部件,利用其高密度和高强度在击中目标时产生强大的穿透力。 钨钼异形件 特性 高熔点与高温稳定性:钨的熔点为 3422°C,钼为 2623°C,使其制成的异形件在高温环境下,如电弧放电、等离子体作用或高温熔炼等过程中,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。 优异的导热与导电性:钨和钼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173 W/(m・K) 和 138 W/(m・K),导电率约为 30%-50% IACS,有利于在高电流、高能量密度的工作条件下快速散热,减少局部过热现象。 高硬度与耐磨性:钨钼合金硬度可达 200-400 HV,适合用于加工硬质材料,其异形件的复杂几何轮廓在高速放电或摩擦等过程中不易磨损,能够保持加工精度。 应用 电火花加工电极:特别适用于加工高硬度、高熔点的材料,如硬质合金、钛合金等,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加工,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。 高温熔炼设备:如用于制造高温熔炉的电极、坩埚等部件,能够承受高温熔体的侵蚀和高温环境的考验,保证熔炼过程的顺利进行。 等离子体设备:在等离子体切割、喷涂等设备中,作为电极或部件材料,能够抵御等离子体的高温和高速粒子的冲击。
2025-07-07
钨铜合金的硬度与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,具体表现为钨含量越高合金整体硬度越大(钨作为硬质相提供主要强化作用),铜含量越高则硬度越低(铜作为软质相降低整体强度)。以下是具体影响机制及数据对比: 一、硬度与钨含量的定量关系 基础规律 钨含量≥70%时:硬度随钨含量提升急剧增大。例如: CuW70(70%钨):硬度约 HV 184–185(常规态)或 HV 220–280(退火态),冷加工后可达 >300 HV1519。 CuW75(75%钨):硬度 ≥195 HB(布氏硬度),高性能产品可达 HB 220以上15(相当于 HV 350–4505)。 CuW90(90%钨):硬度 ≥260 HB(布氏硬度),抗弯强度显著提升12。 粘结相(铜)的影响:铜含量每降低5%,硬度平均提升约 3–5 HRC(洛氏硬度)29。例如钨含量从90%升至97%时,硬度从24–28 HRC增至28–36 HRC2。 典型合金硬度对比表 合金牌号 钨含量 实测硬度范围 单位 CuW70 70% HV 184–185 (常规) HV HV 220–400 (强化态) HV 1315 CuW75 75% HB 195–220+ HB 15 CuW90 90% HB ≥260 HB 12 二、影响机制的核心因素 钨的硬质相作用 钨熔点高(3410℃)、本征硬度高(纯钨硬度约 HV 350–400),在合金中形成刚性骨架,抵抗塑性变形321。 高钨含量(>80%)时,钨颗粒形成连续网络结构,直接提升整体抗压强度811。 铜的软化效应 铜相(熔点1080℃)填充钨颗粒间隙,但过量铜(>30%)会降低位错运动阻力,削弱硬度314。 铜含量每增加10%,硬度下降约 15–20%911。 工艺的调控作用 冷加工:通过塑性变形(如轧制、拉拔)可使CuW70硬度从HV 220提升至>300 HV19。 粉末冶金工艺:高速压制、熔渗技术可减少孔隙率,提高致密度,使CuW75硬度突破HB 22015。 三、应用场景与成分选择建议 高硬度需求场景(电火花电极、高压电触头): 优选 CuW75–CuW90(硬度>195 HB),利用高钨含量抗电弧烧蚀14。 平衡硬度与加工性(电子封装片、散热基板): 选择 CuW70–CuW75(硬度HV 184–450),兼顾导热性(导电率>40% IACS)1316。 注:实际选材需结合工况——高温环境需高钨含量(如CuW90在>1500℃仍保持稳定性)13,而需精密加工时可选铜含量稍高的CuW7019。
2025-07-07
CuW70钨铜合金(含钨约70%,铜约30%)的硬度值在不同来源中存在差异,主要与测试方法和工艺状态有关。综合高可信度资料,其典型硬度范围如下: 主流报告值 维氏硬度(HV):常规状态为 184–185 HV 3,退火态为 220–280 HV(可通过冷加工提升至300 HV以上)7。 布氏硬度(HB):部分来源标注 >175 HB 1,与维氏硬度185 HV的数值范围基本对应。 高硬度数据说明 个别来源提到硬度可达 320–400 HV 4,该数值可能对应特定强化工艺(如高致密烧结或冷加工)后的状态,非常规值。 影响硬度的关键因素 冷加工:通过塑性变形可显著提升硬度(如退火态220 HV经冷加工后>300 HV)7。 密度与成分:实测密度约 13.8–14 g/cm³ 38,铜含量波动(通常28%–32%)及杂质控制亦影响硬度8。 硬度单位换算参考 185 HV ≈ 175 HB(依据硬度换算标准,差异源于测试压头形状及载荷不同)。 建议根据具体工艺状态(退火/冷加工)和应用需求选择参考值,常规技术参数以 184–185 HV 或 >175 HB 为主
请输入搜索关键字
确定